CBA能挣钱那(cba能赚多少钱)

中国篮球协会(CBA)是我国篮球运动的主管机构,也是我国篮球职业联赛的最高级别赛事。近年来,CBA的商业模式和影响力逐年攀升,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这个联赛。CBA究竟是如何赚钱的呢?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揭秘。

一、联赛赞助商

1. 赞助商类型

CBA的赞助商主要分为两大类:一类是冠名赞助商,另一类是合作伙伴。冠名赞助商通常是品牌知名度较高的企业,如青岛啤酒、伊利等;合作伙伴则多为与篮球运动相关的企业,如篮球鞋、运动器材等。

2. 赞助商收益

赞助商通过赞助CBA联赛,不仅可以提升品牌知名度,还能在赛场内外的广告位上展示自身品牌。赞助商还可以获得一些特殊权益,如球员肖像权、赛事报道等。

表格

赞助商类型举例收益
冠名赞助商青岛啤酒提升品牌知名度,广告展示,特殊权益
合作伙伴篮球鞋品牌提升品牌知名度,广告展示,特殊权益

二、门票收入

CBA联赛的门票收入也是一大收入来源。由于CBA联赛具有较高的人气,许多比赛都吸引了大量球迷前往现场观看。以下是近年来CBA联赛的门票收入情况:

年份门票收入(亿元)
20171.2
20181.5
20191.8
20202.0

三、版权收入

1. 国内版权

CBA联赛的国内版权主要被腾讯、爱奇艺等视频网站购买。这些视频网站通过付费会员、广告等多种方式,将CBA联赛的内容进行商业化运营。

2. 国际版权

CBA联赛的国际版权也被多家媒体机构购买。这些媒体机构通过在海外播放CBA联赛,将联赛的影响力扩展至全球。

表格

年份国内版权收入(亿元)国际版权收入(亿元)
20171.00.3
20181.50.5
20192.00.7
20202.51.0

四、球员转会费

随着CBA联赛影响力的不断扩大,球员转会市场也日趋火爆。一些优秀球员的转会费甚至达到了数百万元。以下是近年来CBA联赛的球员转会费情况:

年份转会费(万元)
2017100-200
2018200-300
2019300-500
2020500-800

五、衍生品销售

CBA联赛的衍生品包括球衣、球鞋、纪念品等。这些衍生品在各大电商平台、CBA官方商城等进行销售。以下是近年来CBA联赛的衍生品销售收入情况:

年份衍生品销售收入(亿元)
20170.2
20180.3
20190.4
20200.5

六、总结

通过以上分析,我们可以看出,CBA联赛的收入来源主要包括赞助商、门票收入、版权收入、球员转会费和衍生品销售。这些收入来源共同构成了CBA联赛的商业体系,使其在国内外篮球市场中占据了重要地位。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,CBA联赛仍需不断创新,提升自身价值,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持续壮大。

CBA篮球各个俱乐部靠什么挣钱

CBA俱乐部的收入主要由三个部分提供资金:冠家和赞助商投资,CBA联赛股息,团队票收入。还有其他商业活动,自营业务活动(如卖球衣)等。

一是首先,皇冠商家和赞助商投资,如我们看到皇冠的标题和赞助我们的泽西岛,以及课程内外的广告赞助商,这些是竞标的全面评估,它是球的主要评估团队收入的一部分。二,CBA联赛的股息,根据团队的分数,可以从CBA获得不同的股息,采取同义,2019年联盟股息是3300万元,但今年的疫情效应,只有2020年获得1000万元。游戏团队和冠军团队相对较高。

CBA的股息收入也来自收入,例如冠家和赞助商和电视台广播。三,票收入,同事,由于地区不同,球队的实力不同,粉丝对篮球有不同的热情。此外,还有一个不同的球尺寸,票价是不同的,礼券有很大的部分。收入也不同。但团队的实力,票务收入也很大。以广东宏源:东风日产风格中心(东莞篮球中心),16133座位,票价:100,120,150,200,260,300,400,450,500,550,600,700,750有900,950 1200,平均400元计数,一场比赛有一份礼物,游戏收入600万,一个赛季56季(28家),票务收入1.8亿次季后赛(5-5)-7)那是有一个家庭优势来获取冠军也是10家。收入也是6000万,减去常规赛,季后赛票,座椅空缺可能收入占2亿票。

然而,一些小型市场团队是另一个东西。例如,许多场地只有5,000-8000个座位。季后赛无法进入,票数将大。此外,该团队还参加了一些商业活动,如收入,这笔会计很小,主要播放团队推广和推广。因此,由于流行病,有较少的赞助商,捕手的标题,没有收入来源,许多团队都处于损失。

你知道CBA吸金能力最强的5大球星都是谁吗

对于运动员来说,吸金能力很大程度由市场决定。例如女排是国内最成功的队伍之一,要成绩有成绩要人气有人气,但跟国足和男篮球员比起薪资来,那还是小巫见大巫。足球和篮球职业化程度更高,联赛影响力和市场也更大,所以顶级球员年入百万是非常轻松的事,那CBA联盟里吸金能力最强的本土球员都有谁呢?

丁彦雨航

小丁是中国男篮目前最好的小前锋,他有顶级的运动能力和得分能力,在17年和18年,丁彦雨航连续2年当选为CBA常规赛MVP,是最炙手可热的巨星。虽然尝试进军NBA没有成功,但以小丁的能力,回到CBA也可以轻松获得年薪500万以上的合同,加上场外代言和收入,同样是赚到手软。

李根

过去几年CBA最成功的球员之一,李根绝对是个人生赢家。在北京队的时候就手握高薪,还帮助球队拿到了2次总冠军。转投新疆队也有700万的年薪,并且再次随队夺冠。如今31岁的李根又签约上海队,虽然3年5000万的说法被辟谣,但合同肯定不小,加上场外收入,如今的李根年入千万不是问题。

郭艾伦

中国男篮目前最好的控球后卫,虽然在国际大赛上郭艾伦的表现不尽如人意,但他在国内还是无解的。尤其是在CBA舞台上,郭艾伦就是堪比外援的存在,突破更是非常犀利。郭艾伦的表现有目共睹,他的年薪在500万左右,26岁的他将来必然会获得更大的合同。同时他还是著名网红,经常参加综艺节目,还有很多代言合同在身,商业价值很高。

周琦

虽然周琦被许多球迷质疑,大赛上的表现也的确不好,但他才23岁,如此出色的天赋,CBA球队没理由不用大合同砸向他。新赛季周琦的年薪将会达到千万,是CBA年薪最高的球员之一。备受争议也就备受关注,周琦同样得到了许多大的代言合同,同样是个身家丰厚的富豪。也许正因为如此,周琦才不会太拼,这点和NBA的威金斯很像。

易建联

现役吸金能力最强的球员,毫无悬念的易建联。他是中国男篮的领袖,实力是和外援一档的存在,年薪同样是在千万之上。作为中国体坛名气最大的运动员之一,易建联的商业价值也很高,各种巨额的代言和广告有不少,年收入至少在3000万以上。不过看了易建联在广东队和国家队的表现,只能说阿联赚的实至名归。

CUBA球员没打进CBA,毕业之后一般会如何发展

CUBA球员为什么很难进入CBA从字面上来看,CUBA和CBA只差了一个U,但是这两个其实没有本质上的联系,也就是说CUBA并不是CBA的人才储备库。CBA发展了这么多年,他们从CUBA选拔的人才真是屈指可数,魏明亮、刘久龙、王晶、韩德君、刘子秋、殷智勇,大概也就这6位球员吧。那为什么CUBA的球员非常难进入CBA呢?

一、由于国内教育的理念不同。假设在小时候篮球和学习都特别出色的情况下,家长或者老师大多数都会让你选择学业为重,很有天赋的人也会耽误了篮球基本功和技术训练,即使后来进入了CUBA,那跟CBA球员的差距也是很大的。

二、CBA专门自己的人才储备库。其实这也是为什么CBA不从CUBA选人的原因,CBA会从小时候就选择和培养自己的人才,通过专业的基本功训练和强度的训练,将孩子的天赋最大化,这也就是所谓CBA有自己的造血功能。CBA球队自己培养的人才或许都消化不完,那还何谈从CUBA来选人呢。

三、CBA推出选秀模式。 2015年CBA举办了第一节选秀大会,这也算是中国篮球的改革,虽然有了选秀,但是依然很难进入CBA为什么呢?我们来看看数据。CBA第一届选秀大会20人参加,选了1人,剩下的球队全部弃权,当时场面可谓是要多尴尬有多尴尬。第二届选秀大会,27人参加,有8人被选中,又有7支球队放弃选秀权。再到2018年第四届的14名球员被选中。虽然每一届都在进步,但是好多球队依然放弃选秀机会,而且选秀的各球队还商量互相谦让着进行,这也从侧面反映出,其实好的球队自己人才储备很丰富,不需要从外界去引进。

CUBA球员毕业后的发展中国有句古话技多不压身,篮球打的好也是一技之长,最起码身体好,搬砖有劲啊,开个玩笑。下面我引用我身边两个CUBA球员的例子,来说一下CUBA球员毕业后的发展方向。

1.身高1.99,高中校队一直打中锋,因为打篮球耽误学业,高考三年终于考入西安某二本。在大学进入了CUBA,毕业后找工作面试一个陕西金矿集团,面试官直接相中他的身高和篮球技术。于是进入公司后啥都不用干,每天工作就是篮球训练,工资照发不误。然后就是出去与别的公司打比赛,管吃管住,打的好还有奖金,福利非常好。

2.身高1.85,对篮球达到痴迷程度,从小接触篮球训练,三分非常的准。大学会计专业也是CUBA球员,毕业后拿着荣誉证书进入了一家篮球培训机构,现在专职篮球教练,前段时间带领自己学院拿到陕西赛区总冠军。

喜欢体育永远都是一件不会过时的事情,所以只要自己爱篮球,随着中国对篮球的越来越重视,只要打的好肯定会有很多的出路,坚持自己的爱。

CBA以前对于CUBA是压根就没重视过的(现在还好一点),在以前的CBA,你很难看到有哪位球员是出身于CUBA联赛的,因为CUBA联赛一是水平低,二是球员没接受过系统化的训练,CUBA最厉害的球员,去到了CBA青年队里,只能打替补,加上体制上CUBA也跟CBA球队不接洽,就造成了CUBA球员最多只能是CUBA球员,而不是CBA球员。

CUBA的全称是“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”,顾名思义,比赛的球员都是大学生运动员,这些人有些是普通大学生,有些是大学的体育特招生,当然,这些特招生,其实文化课水平不高,但在篮球这一项有特长,所以多了一个就学的新方向。

如果这些球员没能进CBA联赛打球,毕业后的出路一般也不会太差,毕竟首先你是大学生,在学历上你就比不少大专生、高职生要好很多了,一张文凭能解决很多现实的问题,就业不会太难,更何况能被特招进入大学的,他所在的大学在当地的名望也不会低。

其次能打CUBA的球员,身体素质,身材上也都是强于普通人的存在,很多用人单位也跟大学一样,每年都喜欢招一批在篮球方面有特长的学生,如果球员未能被选进CBA,那么这帮人大多数也会被一些企业、事业单位或特招,或签约,有的能成为企业的员工,有的能成为公务员,再不行有些还能去考个证当体育教练、体育老师、专业队或其他篮球队的助理等等。

而如果该球员球技好,学习好,对于大学校队是个不可或缺的人,那他就可以被学校保送研究生,或者在有学校任职的机会,既可以提升下个人学历,又可以延续篮球梦,还能工作赚钱。

——篮球就是这帮人在就学、就业上的敲门砖。

最后,如果球员不想被工作束缚,想延续自己的篮球生涯,选择发展的方向也有很多,比如打NBL(全国男子篮球联赛),比如打业余篮球联赛CBO(中国业余篮球公开赛),再不济可以去打野球,国内经济发达的地区有不少业余篮球村赛,企业赛,表演赛等各种各样的比赛,球技好,不愁没人请,就跟国内足球类似,不少专业队、职业队退下来,退役的球员都会去打这些业余比赛赚钱,打的好,一年赚个十几万还是没问题的。

其实,大嘴一直都很羡慕那些CUBA球员,真的,因为他们未来的发展之路实在是太广阔了。

既然能打CUBA,那么肯定技术和身体在同龄人中应该是出类拔萃了,这就是相当于有了一个特长。现代社会,有一技之长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啊。

既然有一技之长,又是打篮球这种不错的职业,那么未来进入企事业单位是非常轻松的事情,边打球边工作,轻轻松松,大嘴曾经遇到过很多这样的球员,要么是专业队退下来的,要么是CUBA退下来的,都在代表银行啊,事业单位打球,多爽。

另外,去打野球。不要小看中国的野球,中国的野球市场是全球最大的,而且打的好的人,年薪并不比CBA球员差。

NBL也是不错的去处,虽然都是半职业半业余性质的,但是对于普通的大学生来说,能够打上名义上的职业联赛,也是很好的选择了。

还有就是,去当篮球教练啥的,现在的篮球培训市场非常缺优秀的青训教练,这些CUBA球员至少在文化上能够跟得上,教小孩子也不会太差。

大嘴认为,人的一生很短暂,除非你家是开矿的,不然挣得钱也有限,毕业之后不要好高骛远,有一技之长,将这个特长运用到极致,在这一行好好混,慢慢混,不说混个年薪几十上百万,至少二三十万吧。

况且,大部分打CUBA的人都是热爱篮球的,能够从事热爱的工作,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,沉下心来,好好干。

为什么很多有志篮球发展、特别那些身体不占优势的年青人,宁可去大学打CUBA联赛也不愿意去那些俱乐部属下的集训队呢?很显然,这些有为的年青人是有备而来的,毕竟能打上职业CBA联赛的人是扱小数的一部分,如果在俱乐部的青训体系打球,能被球队选上尚可,如果选不上的话,只有回归社会找工作去了。

然而,在俱乐部青训队的人由于没学历又没有一技之长,在社会找工作就很难了,当然,不是说找不到工作,而是找不到称心如意的工作,难道去扫街吗?但上大学既读书又可以继续自己喜欢的篮球事业,两全其美何乐不为?如果在CUBA打出了名堂来,就可以实现自己的CBA职业梦了,但如果在大学打不出成绩,未能圆CBA的职业梦,这样又可以放下思想包袱,来社会找份好工作了,毕竟有本科的文凭。

曾令旭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,他没有别人身体的优势,但他从小就喜欢篮球运动,以他不占优势的身体条件,如果贸然去俱乐部青训队不是很冒险吗?更何况青华大学向他招手,他怎么可以放弃中国名牌大学呢?现在回溯过去,曾令旭这步棋走得太精妙了,不但在CUBA打出了名堂,还成功圆了CBA职业梦,更重要的是,他在CBA也打出了名堂,打出了价值,赚了几千万元,曾令旭真正是人生的赢家,可能当年做梦也想不到有如此巨大的收获。

事实上,像曾令旭在CUBA出身打上CBA职业联赛是极小数的一部分,打出曾令旭这般成功的球员更是凤毛麟角。那么,每年那么多上不了CBA的球员都去那呢?这个问题就不用担心了,毕竟作为一个大学生,他们在学校都有学到自己的专业知识,如果打不上CBA的话,他们大不了找一份对应的工作是不难的。

实际情况是cuba球员的身体素质,跟职业球员比还是有一定差距的。这些差距其实不是球技的差距,不是战术意识的差距,主要是身体素质的差距。cba职业队的球员技术水平不一定是顶尖,但身体素质还是碾压国内其他等级联赛球员的。这就长期造成了,国内的职业球员内战内行(因为身体素质碾压),外战外行(身体素质和技战术水平都没优势,还给人技术粗糙的印象)。所以大多数cuba毕业的球员在学校毕业后都进入社会各工作岗位去啦,能打职业篮球的还是极少数的。

没走上职业球员的道路,也没有什么,条条道路通罗马,此道不通,一定还有其他适合他们发展的道路,关键在于是否知道自己想要什么,才能在正确的道路上努力。

CUBA是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的简称,虽然是国内顶级的篮球联赛,但球员的水平却和真正的CBA选手有种较大差距,因为不可否认,在我国大多数家庭更加重视学业,对孩子的体育特长往往不太重视,所以从CUBA打进CBA其实是比较困难的。

那么,如果CUBA球员没有打进CBA,他们如何谋求发展呢?

1、凭特长进企事业单位。

CUBA球员虽然不如CBA球员,他和普通人比起来,他们的能力也是非常高,所以凭借特长进入企业工作是大多数人的选择,有了篮球特长,他们可以比较容易的得到企业的青睐,到单位后代表单位参加比赛,不仅可以锻炼自己,还能获得奖金,这也是不错的。

2、打野球。

打野球也是很多人的选择,如果你的能力足够高,就可以得到不错的收入,甚至超越CBA球员的薪金也是有可能的。现在村镇的篮球比赛也是有很多的,广阔天地,大有作为。

3、当教练或者老师。

现在篮球培训机构也是有很多的,拥有CUBA经历的球员也能得到培训机构青睐,或者到学校当老师也是不错的选择。

海阔凭鱼跃,只要能力足够优秀,到哪里都能发光发热。

好多种发展,最好的一种是天赋一般,自认为努力也打不了CBA的。可以一边上班一边打野球,成立业余球队比赛赚钱。

球员们在毕业之后,暂时代表某些业余球队打小范围的业余比赛,这会让他们有不错的收入。比如CUBA的前明星球员古加尼,在华大毕业之后,他曾经和山西一家煤矿企业签约,为他们打球,全国各地打比赛,年薪也有10万元左右。“重庆的可能没有这么高的收入,如果打过西南赛区的比赛,能够与某些业余球队签约,帮助他们打比赛,一年会有5万左右收入。”一位打过业余联赛的球员对记者说,“但这吃的是青春饭,打不了几年的。最终都要找一个工作。”

实际上,在篮球传统更为悠久的南方,当地的球赛很多,他们也通过打一些“野球”来增加收入。但在重庆,球员毕业后继续打篮球挣钱的机会并不太多,球员们最实际的就是“凭借一技之长,进入事业单位或者效益好的单位”。

另外,本科的球员如果是球队支柱的话,也会得到保送研究生和学校任职的机会,比如,之前华侨大学的队长胡海翔也是大四学生,但他将以研究生的身份继续征战在CUBA赛场上。

CUBA球员没打进CBA,毕业之后的发展情况随着越来越多的CUBA大学生球员通过选秀进入CBA继续追逐着自己的篮球梦想,万圣伟、王少杰、张宁都是典型的代表。那么没打进CBA的CUBA球员他们会如何发展,笔者有着自己的看法。

人称果子哥的曹芳,之前是北京工业大学的当家得分后卫,在CUBA的几个赛季里有着不错的发挥。大学毕业后曹芳参加了连续几年的CBA选秀,都没有成功进入CBA,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于他的身高和身体素质不能达到CBA的要求。随后曹芳转战国内的街球赛事,成为国内顶尖的街球手,每年总会参加一些运动品牌举行的一些篮球活动,近两年曹芳参加了《这就是灌篮》的综艺篮球节目,在节目中展现自己的篮球技巧,曹芳毕业后的生活依旧是伴随着篮球,篮球能给他带来收入,也能给他带来快乐。

其实大部分CUBA的球员在毕业后都没有进入CBA的打算,毕竟大学生联赛的对抗强度和CBA还是有很大的差距,但他们的生活依旧是围绕着篮球。作为科比门徒的李观洋曾经也是西安工业大学校队的一员,毕业后他选择加入野球帝,开办自己的训练营,最近也在参加全运会三人篮球的比赛。和李观洋一起参加三人篮球比赛的还有赖益烨,作为CUBA西北赛区的三分王和西安交大篮球队的一员,他在毕业后也当起了训练营的师傅,也会参加国内的一些街球赛事。每当看到他们发的短视频,都是和篮球有着一定的关联,他们的生活是离不开篮球的。

CUBA球员毕业之后有很多选择,无论哪一种选择都是值得我们支持的。也许某一天他们回首往事,他们一定会为曾经在球场上拼搏的自己感到骄傲。